李旻辉,包头医学院教授,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阿拉善综合试验站站长,2020年荣获首届“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奖”。
(相关资料图)
“在我国重要的医药资源里,有很多特色中蒙药已处于濒危状态,身为一名研究人员,理应保护国家跟自治区的特色医药资源。”李旻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多年来,李旻辉带领他的团队致力于中蒙药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以自己的坚守和创新,充分发挥中蒙药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致力于乡村振兴工作,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中(蒙)药材产业乡村振兴新模式。
摸清资源家底
2012年起,作为技术负责人,李旻辉组织开展了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内蒙古自治区工作,一面带领旗县区开展外业调查、内业整理、传统知识调查、市场走访和数据录入工作,一面严格督导全区各旗县的GIS信息技术应用、腊叶药材标本制作等关键质量环节,积极落实技术培训和后勤保障,每年开展野外工作达120天以上。
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和艰巨的普查任务,他统筹兼顾,强化学习,严密组织,10年间克服重重困难,协调自治区103个旗县区的近100家参与单位,走遍了全区的森林草原和荒漠戈壁,基本摸清了自治区的中药(蒙药)资源家底。出版《呼伦贝尔蒙中药资源图鉴》、《阴山中蒙药资源图志》等书籍,全面整理自治区1600余种药用植物信息,编写了资源普查成果专著《中国中药资源大典·内蒙古卷》。在其带领下,自治区蒙中药资源试点普查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推动产业发展
为解决目前大多数中药(蒙药)材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药材品质下降,影响临床疗效的问题,李旻辉带领团队充分利用中药(蒙药)材调查和研究工作基础,结合全区中药(蒙药)生产的实际情况,开展中药(蒙药)材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带动达茂旗、武川县等地区开展荒地种植、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他在达茂旗西河乡本不台村开展黄芪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在绰河源镇,利用林药间作模式,3年时间将基地建设面积达到2510亩;在商都县大库伦乡集约荒地建立产业扶贫试验基地,从黄芪种植示范开始,带动贫困户依靠中药材产业逐渐脱贫摘帽,实现创收;与奈曼旗政府合作,以五大道地药材品种(甘草、黄芪、苦参、桔梗、防风)为主导,高标准打造了3000亩中药(蒙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他鼓励医药企业在经济不发达地区设立“乡村振兴车间”,拓宽增收渠道、助力内蒙古地区蒙医药产业转型。
推进中药(蒙药)传承创新与可持续利用
李旻辉结合中药(蒙药)材区划研究和种植关键技术研究结果,建立起内蒙古地区赤芍、北沙参、桔梗等中药(蒙药)材种质繁育及种植技术的18项地方标准,14项团体标准,为辐射周边地区及开展标准化生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为本区中药(蒙药)种植生产事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近年来,李旻辉累计主持科研项目近百项,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内蒙古自治区5种特色蒙药濒危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发展体系的构建”,针对研究薄弱的5种特色蒙药肋柱花、芯芭、蓝盆花、锁阳、梅花草进行了完整的、系统的研究,建立蒙药药用植物信息系统,研究生态适宜性区划,提出相应的保护模式,建立了野生抚育基地。为全面研究特色蒙药植物资源濒危机制及可持续利用的核心问题,以及特色蒙药产业发展规划及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李旻辉信心满满地说:“希望有一天中蒙药资源不仅能造福我国人民,还能享誉全球。”
(包头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姬卉春)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