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持续投入真金白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十年,全市财政科技支出增幅达42.4%,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额和强度位列自治区“双第一”。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应运而生,“创新包头”动能强劲。
财政科技投入稳步增长。十年来,全市财政科学技术累计支出达47.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的比重为1.39%。其中,2021年全市财政科学技术支出5.4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1.62%,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95个百分点,位居各盟市之首。较2012年的3.82亿元增长1.62亿元,增幅42.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提高0.31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强度增加。2012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仅为28.09亿元,强度为0.94%。到2021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到67.4亿元,占自治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总量的35.5%,强度达2.05%,成为全区唯一连续两年研发投入强度突破2%的城市,实现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额和强度自治区“双第一”, 比2011年经费投入翻了一番还多。
科技发展环境日趋改善。十年来,我市积极构建政策支撑保障体系,连续出台《包头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包头市促进科技创新工作十条措施》《包头市落实“科技兴蒙”行动打造区域性创新中心二十五条政策措施》等系列政策,科技扶持力度、覆盖广度、激励深度前所未有。仅2019年,市财政就统筹整合兑现科技奖补资金3780万元,惠及全市100户企事业单位。
科技成果大幅增加。2012年以来,我市共投入24.3亿元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4.1亿元科技重大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稀土新材料、清洁能源、现代装备制造、新型煤化工深加工、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产业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同时,创新科技金融投融资方式,政府先后出资5亿元、3亿元、4000万元,分别建立了规模为30亿元、15亿元、2亿元的科技金融创新基金、重点产业基金、人才科技创新基金,以“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突破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
这十年,全市累计获国家奖励的科技进步奖项目2项,获自治区奖励的科技项目达155项,其中一等奖项目16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稀土百米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5%,稀土钐钴永磁技术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和载人航天工程提供了关键材料及器件,世界首台3.6万吨垂直挤压机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高温镍基合金挤压棒材解决了大飞机发动机涡轮盘的关键材料,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轮矿用车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5%以上,高温气冷堆球形组件产业化核心技术为世界首个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提供配套燃料组件。
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升。2020年,我市202家企业享受研发投入税前加计扣除12.5亿元,48家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所得税减免3.5亿元。2021年,84家高新技术企业争取自治区后补助资金1590万元,80家企业获自治区研发投入奖补资金1600万元;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9.32亿元,较2020年实现翻番,占自治区的28.6%。
如今,我市广大企业已经成为科技项目的主要承担者,以企业为主承担的国家、自治区和包头市重大科技项目占比达到90%。在自治区首批12项“揭榜挂帅”项目中,我市的企业方阵独揽其中5项。
十年砥砺奋进,我市连续八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被评为全国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创新包头”在打造中西部乃至全国一流创新高地的征程上全速奔跑。
(包头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郭健)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