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财经 >

万象“耕”新不负春 现代农业势头劲

时间 2023-03-08 07:59:11 来源:包头新闻网  

惊蛰时节,春意渐浓,万物生长,我市主要农区陆续进入紧张繁忙的春耕备耕,田间地头到处是拖拉机轰鸣忙碌的身影,新模式、新技术为传统农业注入了新动能,一幅幅酝酿着勃勃生机的现代农业生产图景正在包头大地徐徐展开。

3月6日上午,记者走进东河区沙尔沁镇鄂尔格逊村,看到蚯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装载机和施肥机正在刚刚苏醒的土地上来回穿梭,一层层松软的有机肥让沉睡一冬的土地重新焕发了生机。


【资料图】

嫁接黄瓜苗

今年,韭菜种植大户贾全喜再也不用靠人力推着小车在地里施肥。记者采访当天,他在自家的百亩韭菜地旁悠闲地散着步,当起了机械设备的“监工”。

蚯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杜林辉介绍:“从2月中旬进入春耕开始,我们每天都要出动30多台机械,施肥40-50吨,预计在3月底完成鄂尔格逊韭菜基地春耕备耕各项工作。”

轰鸣的机械声中,贾全喜看着肥沃的土地乐呵呵地说:“过去每亩地连肥带人工,成本得1000多元,现在我们和蚯蚓农业合作,利用机械施肥,不仅省去了人工费,降低了病虫害,每亩地的成本还能节省五六百元。”

从2022年开始,鄂尔格逊村开始与蚯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探索现代化农业施肥模式,使用农家肥解决土地板结,改善土壤结构。企业在普通农家肥的基础上添加菌肥和生物肥,发酵合成新型有机肥,农户从企业购买有机肥,企业则免费为农户施肥,开展“一条龙”春耕服务,不仅提升土壤质量、降低病虫害,种植出更加绿色美味的韭菜,还可以减轻村民负担,提高农业生产率,帮助村民增产增收。

东河区沙尔沁镇鄂尔格逊村党支部书记、主任胡威伟介绍:“在外出考察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学习借鉴外地的一些经验模式,去年,小范围试验后成果非常显著。今年,鄂尔格逊村韭菜种植面积在去年1000亩基础上再增加200亩,玉米套种大豆面积在去年1700亩的基础上增加500亩,新增设施蔬菜种植722亩,都将采用这种种植模式,提高生产效率,为村民降本增效、致富增收。”

明地里拖拉机轰鸣春耕忙,大棚里早已郁郁葱葱别有一番天地。

走进内蒙古华鹿现代农业公司的育苗大棚内,一株株绿油油的黄瓜秧苗正在茁壮生长。在育苗工人手中,轻切轻插,小小的黄瓜秧苗就被嫁接在了南瓜秧苗上。

内蒙古华鹿现代农业公司生产经理胡彪告诉记者,当前正是生产黄瓜秧苗的旺季,采用这种秧苗嫁接法培育出的黄瓜苗采收期更长,商品性更好。

“当前黄瓜苗占到了公司产苗总数的70%-80%,绝大部分的黄瓜秧苗沙尔沁镇本地就能消化,同时,辐射到呼和浩特、巴彦淖尔、集宁部分地区。截至目前,为春耕所生产的秧苗已经有四五百万株。”胡彪说。

再有不到半个月,内蒙古华鹿现代农业公司育苗大棚里这批茁壮生长的黄瓜秧苗就要“搬家”到沙尔沁村民们的大棚里。

在沙尔沁镇沙一村村民刘威的大棚里,他和妻子正在东河区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为即将到来的黄瓜苗做准备,温暖潮湿的大棚中,正酝酿着无限生机。

“特派员为我们提供大棚升温、防寒等技术支持并跟踪指导,在种植过程中,教给我们各类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现在,村民们都学会了科学种植蔬菜,每栋大棚收一茬就能收入5万元,日子过得可有奔头哩。”刘威说。

■记者手记

春至包头,万象“耕”新。走进包头春耕备耕的忙碌现场,记者不仅感受到了繁忙的春耕备耕带来的春日气息,更看到了我市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具体实践中的新变化和无限潜力。

作为我市重要的“菜篮子”,东河区沙尔沁镇的种植业已经在从资源利用率低的传统农业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特色高效农牧业发展转变。这种新变化,不仅让传统的蔬菜种植生产的质量和效益更高,也让农民们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民变身成为“农业经纪人”,“农民”也正从一种身份变成具有吸引力的职业。

放眼未来,只要我们立足实际,通过工业化思维和产业化方式推动农牧业发展,定能推动我市农牧业强起来、农村牧区美起来、农牧民富起来,率先实现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让广大农牧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包头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康璐)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