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招季,2023届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也开始加入求职队伍。据统计,今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预计达1158万人。升学、考编、进企业还是去创业?去哪座城市?在包头,为了实现人生价值,那些初入职场的大学生们正面临着多项人生选择。
就业城市选择更加多元化
(相关资料图)
沈安,2022年毕业后入职某国企,她本科在包头就读,家乡在山西,而现在工作地在河南。沈安在海投期间,没有过多犹豫就签订了国企的就业协议。
这份工作相对轻松,公司提供家具齐全的住宿环境和可口的工作餐,“这可能是家人朋友口中的‘好工作’,可我并不快乐”。孤身一人又远离家乡,沈安日益烦闷的情绪无法排解。“要是能回家乡或者回包头工作就好了。”沈安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联合发布了《社会蓝皮书:202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大学生就业地域偏好明显,想去一线大城市和二线经济发达城市的大学生仍占大多数,但占比呈缓慢下降趋势;想去小城市以及县城、基层乡镇和农村工作的大学生占比虽然相对较少,却呈上升趋势。对大学毕业生来说,家乡和大学所在城市是最熟悉的就业市场,去陌生城市不仅需要适应社会环境重构,还需独自承担各种困难与风险,远走他乡去大城市并不一定是最获益的选择。
在三、四线城市加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影响之下,城市之间的就业差距开始逐渐淡化,近几年的高校毕业生在确定就业城市上也更加灵活多变。
择业期也是内心冷静期
当下,很多年轻人并不害怕裸辞,有信心开展新事业。遭遇毕业求职、考试失败等挫折后,灵活就业也成为他们的选择之一。他们调侃着自己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去摆摊,去当咖啡师,去拥抱更多的选择。
“我自由了,美好的一天从自我拯救开始。”这是李炎裸辞第一天在朋友圈发的内容。2022年,李炎毕业于内蒙古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第一份工作在证券行业,薪资高,福利好,而繁重的绩效任务和各类应酬导致她压力很大,最终李炎选择裸辞。
辞职后自称“全职闺女”的李炎在包头师范学院附近支起了小摊卖各类饰品。“压力确实小了,心态也更好了。”李炎坦言,摆摊只是过渡,她也不会像刚毕业时那样焦虑不安。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职业发展中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过去“收入等物质回报”是很多大学生选择第一份工作时的第一因素。如今,自我实现以及工作生活的平衡等因素愈发重要,甚至超越了收入。
政策护航助力学子求职
初入职场的迷茫和困惑可能是毕业生们的常态,如何应对多项人生选择题也需要毕业生们做好准备。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我市采取了多种举措。
首先,加强在校生就业指导。包头各高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为求职做好准备。相比应届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的人群更加需要定制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为持续对他们提供就业服务,我市还推出了“1311”服务措施。即提供一次就业指导、推荐三个就业岗位、免费提供一次就业培训和一次就业见习的机会。
我市积极推进职业技能提升和职业能力建设工作。2022年6月30日,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与包头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包头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内蒙古鑫元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约,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共建现代学徒制订单班、新型学徒制班、光伏产业学院等,点对点为企业培养需要的人才。
同时,在全市深入推进“双招双引一优化”的大背景下,各类专场招聘、发放就业补贴、提供技能培训、强化创业支持等精细化就业服务也为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创业创造了良好环境。
目前,李炎还在继续找工作,同时期待能把自己的小饰品事业发展壮大。而沈安则继续留意包头的人才引进和企业招聘,期待能回到曾经读书的城市。作为年轻人,他们不约而同地把包头这座城市作为自己今后工作和生活的优先选择。
(见习记者:邓雅鑫;编辑:吴存德;校对:王振伟;审核:贾星慧)
标签: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