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财经 >

财经视点|马奶飘香 让牧民尝到致富甜头 世界观速讯

时间 2023-05-24 10:04:45 来源:包头新闻网  

近年来,我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和鼓励农牧民充分利用好资源,因地制宜促进马产业发展,拓宽增收渠道,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酸马奶成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达茂旗的达尔汗策格传统奶制品加工车间,生产操作间内摆放着各种盛放奶制品的容器,工作人员正有序加工马奶。这是一处集酸马奶现代化加工生产车间、奶制品加工生产线、冷库、化验室等为一体的标准化、现代化的传统奶制品生产加工基地。目前可实现日产酸马奶1000斤,还有奶皮、奶酪等产品,注册有“达尔汗努图格”“包牧源”“套马沟”等品牌。

“过去制作酸马奶,只能通过人工千百次的搅拌和连续几日的发酵,才能制成醇香的酸马奶。如今,有了现代化机械设备,只需把原料倒进机器里,就可以等待成品出炉。”工作人员康秀梅介绍,科技进步不断为酸马奶生产赋能,现在生产酸马奶已经打破季节限制,一年四季均能加工生产。

如今,公司不断扩大生产投入,在生产、加工、销售全环节、全流程进行规范提升,实现奶制品加工向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科技为马奶产业快速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马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具有助消化、改善睡眠、补虚强身、润燥美肤、清热止渴的功效,在市场上受到消费者欢迎。

目前,该公司马奶产品主要通过各大直营店在达茂旗、包头市区、呼和浩特等地进行销售。“酸马奶现在已经打开销售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尤其到了5到10月份,销售量达到一年最高。”康秀梅说,公司正谋划如何进一步提高产品知名度,扩大销售范围。

达尔汗苏木把推动传统奶制品发展作为奶业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支部+公司+基地+牧户”的联合体发展模式,以订单合同、劳务就业、固定资产入股分红等形式与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截至目前,已实现每年嘎查集体经济收入12.8万元。

如今,达尔汗苏木共有马产业专业合作社7家,家庭牧场28家,普通养马98户,存栏马约15000匹。“达尔汗苏木马文化底蕴丰厚,马产业发展较为成熟。下一步,我们将整合优势资源,推进马产业转型升级,深层次挖掘和保护马文化,打造马文化、策格文化节等品牌活动,做大做强马产业。”达尔汗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王白斯古楞说。

短评

包头市全面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奶业振兴的各项部署要求,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全面抓好工作落实,提升我市奶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努力建成千亿级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全面实施奶业振兴,重在保障。我市坚决扛起重大责任,坚持把建设规模化养殖场作为提升奶业发展质效、增加群众收益的重要途径,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政府办公会多次专题研究,制定出台了《包头市贯彻落实奶业振兴政策实施方案(2022—2025)》《包头市2022—2025年奶业振兴政策清单》,厘清实施路径。

全面实施奶业振兴,重在落实。市、县、乡、村四级相关部门组成专班,把落实扛在肩上,专项推进规模化养殖场建设。每周1次的联席会议,听取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进展,协调解决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建立推进奶业振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调度政策落实情况,全市上下齐心勠力推动项目建设促进奶业振兴。

全面实施奶业振兴,重在产业。重拳发展奶产业,我市在加大进口奶牛引入数量、积极落实专项配套资金、加快建设规模化养殖场、提高智能化生产管理水平的同时,加大招引力度,不断搭平台、作展示、求合作,推动产业链延链、强链、补链,创新奶业发展方式,建立完善以奶农规模化养殖为基础的生产经营体系,密切产业链各环节利益联结,提振乳制品消费信心。

(文/记者:张建芳,樊佳疑;图/记者:张建芳;编辑:吴存德;校对:王振伟;审核:贾星慧)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